影音專區
再見孩子Until we meet again
尋親
2019.12.31
在影片「再見孩子」中將介紹出養孩子多年的吳媽媽,以及已與原生家庭重聚的小敏二段尋親故事,希望藉由二人不同的角色與歷程,引領民眾了解生母、被收養人的心情,並呈現被收養人在尋親階段的渴望與擔心,而尋親是條漫長又充滿顛簸的旅途,未知的路途又有什麼在等待著她們呢…?
尋找人生遺失的拼圖 完整影片
尋親
2022.10.06
衛福部社家署委託兒童福利聯盟辦理「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94年9月成立至今,持續協助被收養人尋親,期盼在中心的協助下除能減少當事人心中之遺憾,也能為原生家庭做尋親重聚的準備。
至今已有204名個案向中心求助,其中有78名個案透過中心的協助找到原生家庭的資訊,然而仍有126名個案在資料缺乏的狀況下,實在難以在茫茫人海中覓得一絲機會。
期望透過媒體和社會大眾的協助,提供任何有關原生家庭的線索,讓他們能有機會與原生家庭連繫或見面,以填補生命的空缺。
同志家庭想收養孩子反而得離婚?! [ 同志家庭的收養之路 ] 2021.09.24 台灣記事簿 第113集
收出養
2021.09.24
目前的法律下,已婚的同性配偶無法共同收養子女,
而以單身收養無血緣子女的同志,
婚後也會因同性配偶不能成為合法家長,
要在「孩子」和「婚姻關係」二選一
創傷知情照護--家長篇完整版
其他
2021.06.17
看見創傷
讓我們成為創傷知情照護者
重新看待孩子的行為
用更好的對應方式接住孩子
防止孩子再度受傷
撰稿者:留佩萱
插畫/動畫製作:鄭斐齡Feeling illustration
製作:兒福聯盟 兒童創傷療癒中心(Center for Child Trauma and Resilience)
創傷知情照護—教師篇完整版
其他
2021.08.03
成為創傷知情老師,
用不一樣的眼光和態度看待孩子的行為,
幫助孩子做調節,
建立一個安全的環境,
讓孩子能夠好好學習。
撰稿者:留佩萱
插畫/動畫製作:鄭斐齡Feeling illustration
製作:兒福聯盟 兒童創傷療癒中心(Center for Child Trauma and Resilience)
【民視異言堂】收養 上帝的禮物
收出養
2019.07.13
近年來,台灣人晚婚的比例越來越高,也使得許多夫妻面臨生育困難,因而需要求助人工生殖。不過,也有一些家庭,他們選擇以收養的方式,取代親生,甚至,領養孩子,也不侷限於雙親家庭。不過就像生孩子需要懷胎9月,收養孩子,也需要經過一連串的諮商與準備。這次民視異言堂的系列報導,我們訪問到一位單身的爸爸,他不但收養了孩子,還成為大家眼中一百分的爸爸。來看他和其他收養家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