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我已經做足了準備,但當我收到有關原生家庭的消息時,我真的嚇壞了,覺得自己是相當脆弱且毫無庇蔭,我無法形容那些訊息帶給我的影響,那不是難過,也不是開心,而是同理的痛苦,是為自己、原生家庭、收養家庭而感受的激動情緒!』
對收出養事件的當事人而言,尋親確實是生命中的大事,就因為這事的影響程度很大,也因為沒有人能保證尋親都能有美好的結局,即便花費時間與力氣做足了心理準備,一旦決定開始尋找,就有需要有勇氣去面對各種可能,因此我們還是希望可以在你行動前,幫你多做些準備。
真的準備好了嗎?
一、被收養人
- 我對於被收養的感覺是什麼?我是否已經知道被出養的原因?
- 我對尋親有什麼期待?我想要從中得到些什麼?
- 我想要與生父母見面嗎?還是只想要得到訊息而已?
- 我覺得生父母是怎樣的人?我是否有其他手足?出養這件事是否影響了他們的人生?
- 我是否有心理準備,生父母可能已經過世?或根本找不到人?
- 我是否有心理準備,生父母可能拒絕和我見面?或是不告訴我無法見面/聯繫的原因?
- 我想告知我的養父母或家人嗎?他們支持我這樣做嗎?尋親可能帶給他們那些感受或影響?
- 如果真的聯繫上,我想要知道哪些事情?我想要表達什麼?
- 我可以接受原生家庭對我非常熱絡親近嗎?或是對我非常冷淡客氣呢?
- 找到原生家庭後,我期待跟他們保持何種關係?
- 原生家庭見面之後,我打算持續跟他們像親友一樣的往來嗎?
- 如果我沒有生父母的資料,是否想透過媒體尋親?是否想過在揭露自己和養父母的身份後,仍可能找不到人?
- 是否想過尋親可能會給對方帶來困擾,引發他們的情緒,或是可能造成哪些影響?
二、生父母
- 我是否願意為當年出養的決定負責?我對出養這件事有什麼感覺?
- 我找孩子的目的是什麼?我希望他回到我身邊嗎?
- 希望孩子把我當父母看待嗎?我能接受孩子看待我只是一個長輩的角色嗎?
- 萬一孩子還不知道身世,我還會想要繼續尋親流程嗎?
- 孩子找我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孩子過得不好,我能做些什麼嗎?
- 孩子來尋親,我應該和他見面嗎?我準備好誠實地面對他所有的提問嗎?
- 如果和孩子見面,養父母能諒解嗎?會不會影響他們之間的關係?
- 如果真的聯繫上,我想要對孩子說些什麼?我想要知道孩子的哪些事情?
- 如果孩子對出養有情緒,或是不願意原諒我,我能面對這樣的事實嗎?
- 見面之後,我期待和孩子或收養家庭保持何種關係?
- 我是否該讓現在的家人知道尋親這件事?他們會支持我這樣做嗎?尋親可能帶給他們哪些感受或影響?
三、養父母
- 我可以接受孩子想要尋親的想法嗎?
- 孩子為什麼要去尋親?他覺得我們對他不好嗎?
- 我害怕孩子會因此離開嗎?孩子對我的意義是什麼?
- 我對收養這件事的看法是什麼?我對孩子的生父母有什麼看法?
- 我能接受我的孩子其實是有兩個父母、兩個家庭嗎?
- 孩子的行為問題可能是因為身世的困擾所造成,讓孩子跟生父母見面之後,就可以改善問題嗎?
- 我因為孩子尋親而產生的情緒,有什麼方法可以紓解嗎?
- 我可以接受孩子不想告訴我尋親的過程嗎?
- 我期待自己能參與尋親重聚的過程嗎?我打算與原生家庭保持何種關係?
- 如果是我想要幫孩子尋親,我是否有尊重孩子的想法?考慮過這件事帶給孩子的感受或影響嗎?
四、等待的過程及心情?
尋親是條漫長、變化多端且讓你情緒反覆的路程,當你決定要開始進行尋親這件事時,才是承擔壓力與煎熬的開始。在等待答案的過程中,你可能馬上就收到回音;也可能會是數個月、甚至數年或者完全沒有回音。不管需要多久的時間,以及會得到如何的答案,期待、失望、憤怒、不解、興奮、悲傷等各種情緒會一直伴隨著你,即使之前你已經仔細思考過才來進行尋親,但在等待答覆的過程中,你仍舊會不時懷疑是否要繼續尋親,並且很容易被任何一點消息所影響。
我們了解你在等待過程中那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感覺,也明白你可能會對現在的收養父母感到愧疚,幾乎每一個想尋親的人都有這樣的心情。我們建議你可以讓信任的家人或朋友陪伴你,聊聊這些想法與感覺,讓他們陪你一起面對。
五、會有什麼結果?
尋親前的心理準備只是尋親這條路的起頭,進行尋親後,才是另一個開始。很多人都認為「只要我找到了,就皆大歡喜了!」或是「我們重聚後應該可以成為和樂融融的一家人。」但我們必須告訴你,很多時候,對方的回應可能不如我們預期。對方可能因為另組家庭,因家人不知情而不方便與你見面、也可能因為覺得對你有愧疚、對於你的尋親尚未準備好而選擇不見面,還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可能。因此,我們必須提醒你,有時候你的出現,可能不被歡迎、也可能被果斷拒絕,這些事件都可能讓你想中斷或放棄尋親之旅。你可以想想,因為你是主動的一方,可能準備了很多年才開始尋親這件事,但對方是突然收到訊息,需要的時間也可能是數年,因此需要給對方多一些時間思考及準備,畢竟現在才是他們的開始。
六、取得聯繫之後
如果順利與對方取得連絡,你有想過如何與對方接觸?見面還是透過中心先書信往返?要給予哪些個人資訊?電話、e-mail還是住址?往後要與對方維持怎麼樣的關係?像家人、好朋友還是久久問候一次?如何保持聯絡?用電話還是見面?聯絡的頻繁程度?一個月一次或是每星期一次?如何稱呼原生家庭的父母及手足?直接喊爸媽還是叫叔叔阿姨?
如果雙方都願意,你們可自行連絡,但如有任何一方有疑慮,我們建議初期可以透過中心作為聯繫中介,畢竟雙方雖為同血緣之家人,但尚需時間適應,這樣的模式除可減少尋親後對生活所帶來的改變外,也可讓雙方有多些時間去適應,待雙方對於彼此的生活、互動模式有共識後,再由雙方自行聯繫。
七、永遠無法結束的故事
在尋親這條路上,處理未知的事情是最令人感到挫折與絕望的。如果被收養人當初是用假造出生證明被當成親生子;出生被放在醫院或某處,不知道生父母是誰;或是得不到自己收出養的相關文件,即便花費了很多努力,可能還是無法找到有關原生家庭的資訊。以下是幾種其他的尋親管道:
- 尋親登記:將你的資料留在收養資訊中心,或許你的原生家庭家人也會來尋親,屆時中心將可為你進行媒合。
- 尋親佈告欄:將你部份的個人訊息刊登於收養資訊中心之『尋親佈告欄』,若你的原生家人或其他利害關係人有瀏覽到此篇訊息,可向中心聯絡,中心亦會協助媒合。
- 媒體尋親:透過『媒體』進行尋親,此部份可分為『平面媒體尋親』與『電子媒體尋親』。『平面媒體尋親』即是透過報章雜誌之文稿刊登,說明你的尋親需求;『電子媒體尋親』則是透過電視等相關視訊方式進行採訪,表達你的尋親需求。這邊要提醒你的是,若你計劃以媒體方式進行尋親,勢必需要將部份個人資訊公開,如此之行為可能會為你本身以及你的親友、工作、生活等帶來些許影響與困擾,這些都是需要事前評估與討論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