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
:::
身世告知怎麼辦 英文版 網站導覽 臉書粉絲團 聯絡我們

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

  • 關於我們
    • 緣起
    • 服務宗旨
    • 組織架構
    • 服務項目
    • 交通資訊
    • 常見問題
    • 聯絡我們
  • 收養人
    • 何謂收養及收養資格
    • 收養前的檢視
    • 收養流程
    • 近親收養議題
    • 繼親收養議題
    • 單身收養議題
    • 收養故事
  • 出養人
    • 何謂出養
    • 出養前的檢視
    • 如何為孩子做準備
    • 認識出養人
    • 出養故事
  • 被收養人
    • 何謂收出養
    • 什麼是尋親
    • 認識被收養人
  • 身世告知
    • 孩子想知道身世的原因
    • 如何開始這個話題?
    • 告知時的注意事項
    • 不同年紀要注意什麼呢?
    • 告知身世後會發生什麼事
    • 如何和孩子以外的人談收養
    • 繼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近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身世告知怎麼辦 資源清單
  • 尋親
    • 尋親準備
    • 尋親服務流程
    • 尋親申請
    • 尋親重聚預備
    • 尋親佈告欄
    • 尋親故事
  • 最新消息
  • 收出養百寶箱
    • 合法收出養機構
    • 收養親職課程
    • 國外收養資訊
    • 相關法令
    • 收養相關統計
    • 中心出版品
    • 收出養書籍/影音/剪報
    • 影音專區
    • 常用表單下載
    • 相關連結
  • English 網站導覽 臉書粉絲團 連絡我們
    身世告知怎麼辦
  • 關於我們
    • 緣起
    • 服務宗旨
    • 組織架構
    • 服務項目
    • 交通資訊
    • 常見問題
    • 聯絡我們
  • 收養人
    • 何謂收養及收養資格
    • 收養前的檢視
    • 收養流程
    • 近親收養議題
    • 繼親收養議題
    • 單身收養議題
    • 收養故事
  • 出養人
    • 何謂出養
    • 出養前的檢視
    • 如何為孩子做準備
    • 認識出養人
    • 出養故事
  • 被收養人
    • 何謂收出養
    • 什麼是尋親
    • 認識被收養人
  • 身世告知
    • 孩子想知道身世的原因
    • 如何開始這個話題?
    • 告知時的注意事項
    • 不同年紀要注意什麼呢?
    • 告知身世後會發生什麼事
    • 如何和孩子以外的人談收養
    • 繼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近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身世告知怎麼辦 資源清單
  • 尋親
    • 尋親準備
    • 尋親服務流程
    • 尋親申請
    • 尋親重聚預備
    • 尋親佈告欄
    • 尋親故事
  • 最新消息
  • 收出養百寶箱
    • 合法收出養機構
    • 收養親職課程
    • 國外收養資訊
    • 相關法令
    • 收養相關統計
    • 中心出版品
    • 收出養書籍/影音/剪報
    • 影音專區
    • 常用表單下載
    • 相關連結
收出養百寶箱
::: 首頁 > 收出養百寶箱 > 收出養書籍/影音/剪報 > 出生5日遭棄孤兒院獲英夫婦收養 女律師60年後返港尋生母:感激你給我生命
出生5日遭棄孤兒院獲英夫婦收養 女律師60年後返港尋生母:感激你給我生命
新聞剪報 2025-10-20

出生5日遭棄孤兒院獲英夫婦收養 女律師60年後返港尋生母:感激你給我生命

新聞類別:尋親 新聞出處:Top HK

出生5日遭棄孤兒院獲英夫婦收養 女律師60年後返港尋生母:感激你給我生命

 

她出生5天就被送往孤兒院,13個月大時被英國夫婦收養,成長為一位女律師。60年後,美嫻(Mei Han)首次踏足香港,走訪昔日地址——西環第二街112號2樓,卻發現舊樓早已拆卸,線索中斷。但她仍堅持走訪贊育醫院、參與尋親組織,只為尋找那位在1963年忍痛放手的母親——張妙屏,並想親口說出一句感謝。

出生5天遭棄孤兒院

美嫻的故事始於1963年的香港。她的母親張妙屏(又名張妙齡),當時年僅21歲,在傢俬舖工作時認識了28歲的生父周賢(Chow Yin)。兩人相戀,但當張妙屏發現懷孕後,男方卻不負責任地消失無蹤。在那個年代,未婚生子承受著龐大的社會壓力。1963年10月10日,女嬰呱呱落地,但在她出生約5天後,無助的母親在多方勸說下,只能忍痛將她交予社署,送往粉嶺的孤兒院。

幸運遇到充滿愛的家庭

1964年11月,13個月大的美嫻被一對英國夫婦收養。她的養父是一位大型化學公司的冶金師,曾在1940年代短暫駐足香港,對這片土地留下了深刻印象。1959年正值「世界難民年」,英國社會呼籲家庭伸出援手,收養香港嬰兒。當時育有兩名親生兒子的養父母,於1959年收養了一名女兒;美嫻則於13個月大時加入這個充滿愛的家庭。

養父母給予了她最好的教育,美嫻不負期望,考入伯明罕大學修讀法律,並在1987年正式成為一名律師。她在那裡遇見了丈夫David,並共同組建了幸福的家庭,育有二子一女。

丈夫離世孩子獨立 她決定尋根

歲月帶來了圓滿,也帶來了離別。養兄David在2013年離世,養母和養父也分別於2018年和2019年與世長辭。2020年,更大的打擊降臨——她的丈夫David被診斷出腦瘤。美嫻放下工作,全心全意地照顧他,陪伴他走完人生的最後旅程。2023年12月,丈夫在家人的愛中安詳離世。在丈夫患病的最後時光,他們全家還一同參加了為腦癌基金籌款的慈善義跑,留下了充滿愛的珍貴回憶。

如今,3個孩子均已大學畢業,在英國各地獨立生活。美嫻在丈夫生前的鼓勵下,開始思考自己的根源,想了解母親的遭遇,也希望讓母親知道,她在英國過得很好。

她加入了一個由香港被收養者組成的英國組織,得知在60年代約有100名女嬰被英國家長收養。在這個群體中,她認識了許多背景相似的朋友,並聽聞Winnie Davies義務協助尋親的成功故事,決定無論結果如何,都要來香港一趟。

原址已拆除 尋母線索中斷

根據收養文件,張妙屏於1963年居住在西環第二街112號2樓。美嫻特地前往該址,希望找到蛛絲馬跡。可惜原址已拆除,改建為豪華住宅大廈,唯一的線索就此中斷。

她亦到出生的贊育醫院拍照留念,紀錄這段情感深重的旅程。她選擇在10月來港,因為已故丈夫的生日是10月5日,而她自己是10月10日,希望以兩星期時間尋親,也放開心情。

一句感謝 期待了60年

「我不怪她,我只想讓她知道,我過得很好,也很感激她給予我生命。」美嫻說。她的故事不只是尋親,更是對生命的尊重與感恩。

 

【尋親線索】

  • 尋親者:美嫻(Mei Han),1963年10月10日於香港贊育醫院出生。
  • 生母:張妙屏(又名張妙齡),約1942年出生(現年約81歲)。其父親為熟食檔小販,她是長女,下有弟妹。1963年時,她在一間傢俬舖工作。
  • 生父:Chow Yin(音譯:周賢),1963年時約28歲。
  • 關鍵地址:1963年,生母張妙屏報住地址為西環第二街112號2樓。
  • 尋親熱線:9332 0424 
  • 電郵:look4mama@gmail.com

她的尋母之旅仍在進行中,若你認識張妙屏(或張妙齡),請聯絡尋親組織Look4Mama

 

新聞取自:Top HK

回列表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

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

地址:10066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1號5樓之1

電話:(02) 8979-5430 傳真:(02) 2321-2798

信箱:adoption@adoptinfo.org.tw

主辦單位: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 2019 Child and Juvenile Adoption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