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洋過海找到家!台灣1年完成200件非血緣收出養 今年國外搶著要
漂洋過海找到家!台灣1年完成200件非血緣收出養 今年國外搶著要
113/12/25【聯合報 記者王慧瑛、江婉儀】
衛福部社家署統計,去年完成202件未成年兒少非血緣收出養,國內102件、國外100件,今年1至6月已有112件,國外66件高於國內46件。在國內超過3歲以上要被收養難度高,若原生父母有毒品、身心議題等背景,都會加劇國內出養難度,媒合國外收養人成為重要途徑。
國內有8家收出養機構,其中財團法人天主教福利會執行收出養任務40年,收出養服務中心主任楊淑宜分析,國內收養人傾向收養3歲以下孩子,若孩子本身有健康問題或原生父母有特殊背景,將增加在國內出養難度,例如毒寶寶在國內出養困難,癥結在於收養人對孩子健康有顧慮是主因。
楊指出,近年因個案複雜度增加、機構人力、各國家收出養政策改變等,收出養作業程序拉長,即便挑戰增加,為需要找家的孩子媒合一個適合的成長環境,仍是重要使命。
楊淑宜說,基於認同、文化等因素,希望以國內出養優於國外出養,對特殊孩子來說,一旦國內接受度低,出養到國外成為重要契機。天主教福利會統計出養到國外案例中,以美國占最多,其次是荷蘭、瑞典,也努力維護手足共同收養原則,曾完成3兄妹、4兄妹一起出養到美國同一家庭的超級任務。
「不少養父母支持孩子回台灣尋根,胸襟讓人感動!」楊淑宜提到,身分告知是孩子的權利,曾有一名未滿1歲便出養到荷蘭的毒寶寶,青少年階段在養父母陪伴下來台尋親,社工居間安排下到監獄辦理會客,終於見到和她長得有幾分相似的媽媽,母女倆透過社工翻譯交談,母親相當感動,認為當初出養孩子的選擇是正確的,孩子也理解媽媽當時有困難,不得不將她出養的決定。除了那次會客,這個孩子成年後又多次來台灣,她認為「回到台灣很有歸屬感!」
楊淑宜指出,許多被送出養的孩子,常覺得自身處境像「香蕉」,黃種人膚色下,內在是受白人文化洗禮,在國外可能被當成「外來的人」,回到台灣已不會說中文,和原生家庭生活習慣也不同了,「根的失落」是內心深處很難迴避的衝擊。
楊淑宜分析,國外對毒寶寶等特殊孩子接受度較高,很重要因素是文化,且毒寶寶戒斷症狀及健康風險其實沒想像中那麼大,國外收養者願敞開心胸接納,甚至連手足一起收養,讓他們成長過程更有伴。
「那臍帶相連的親暱感,不會消失!」楊淑宜說,許多原生父母迫不得已將孩子送養,做為媽媽的本質、母性其實都在,很多人會掛心「孩子有沒有過得好」,許多孩子也能理解媽媽是把她託付給「可以提供更好照顧的對象」,理解媽媽當時已經盡力。
如何提升3歲以上、原生家庭背景較特殊孩子在國內出養接受度,楊淑宜主張,要從文化、資源兩大方向努力,文化指的是設法提高國內收養風氣,公部門要一起協力並提供資源,政府可扮演重要力量,和民間相輔相成。
新聞出處: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