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收出養 無血緣仍可愛
孩子收出養 無血緣仍可愛
113/4/4【大紀元記者李怡欣 台灣台北報導】
「收養」歷史悠久,台灣從傳統「過繼」延續香火,到貧困農村「童養媳」,乃至台劇《星星知我心》手足分送不同家庭,拼出台灣收出養雛形。國際上也不乏影視作品探討收養議題,如韓國《回到首爾》、日本《晨曦將至》以及美國《速成家庭》等,詮釋不同出養故事。
台灣2012年修訂《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收出養制度明定非血緣及一定親等外收養都須委託團體媒合,並增加收養人應接受親職準備教育課程、社工訪視評估等項目。
分享兩個收養家庭的故事,分別發生在1996年修法前、2021年修法後;前者收養的孩子現年31歲,收養長達28年;後者孩子3歲半,加入新家庭2年多。
故事1 努力修復跟女兒的關係
月古(化名)與先生都是企業主管,本想當頂客族,30歲時突然萌生「好想有個女兒對我撒嬌」念頭,試管無果,經親友介紹,在1996年收養一名3歲女童(暱稱小妞)。
「我想要大一點的孩子,不用餵奶、換尿布,當現成的媽。」初見面孩子不怕生,月古當下決定收養,跑法院公證,不到1個月孩子就接回家。
小妞初到家經常哭鬧,每天起床第一句話就是「不要、不要」,儘管疼愛孩子,但不懂孩子情緒的新手媽媽顧到精疲力盡,夫妻倆都要上班,孩子託鄉下婆婆照顧。
直到7歲讀小學帶回家,小妞行為越來越偏差。「我上班中午便當吃一半,接到老師打電話告狀,說我女兒偷東西」,「我實在很氣,我什麼都給她最好的、最貴的,跟小公主一樣寵,為何去偷同學幾十塊的塑膠鉛筆盒?」後來得知,因為老師特別喜歡某個小朋友,小妞故意惹那位同學傷心。
孩子不斷被轉移照顧
孩子在學校闖禍、先生生病、工作壓力等所有重擔一次壓下來。月古自認不會管教孩子,只好把她送到親戚家、住宿學校,佛教小學、基督教學校,甚至看心理醫師、學才藝、打坐讀經,試了各種方法,親子關係都沒改善。
母女衝突不斷,造成信任撕裂,「9次偷東西,第10次不是她,但我錯怪她,結果傷了孩子的心」;還有一次,月古太生氣對國中叛逆期的小妞說,「妳全身上下都是我給的!」孩子受刺激奪門而出,「這是我對她講過最重的話」。
再來一次,還會收養嗎?
月古反思,「遇到問題我只想找專家解決,不斷把她往外送,卻沒試著改變自己,去配合她、了解她」,「小時候,她到處闖禍,應該是想引起我的注意,長大後搞失蹤也是無聲的抗議,但我得到的都是心累的感覺。」
「對我來說,是一段傷痕累累的過程,但我不後悔收養,我跟孩子的緣分,從沒分親生與非親生。」如果能重來一次,月古不會把女兒到處送了,她給女兒金錢和物質,最欠缺的卻是真正相處陪伴的時間。
「努力修復跟女兒的關係」,這是月古正在做的事。
故事2 建立好關係 血緣並非最重要
民進黨新科立委沈伯洋(Puma)與太太曾心慧,2021年7月透過勵馨基金會完成收養13個月大的女嬰。過程歷時2年半,目前孩子已3歲半,生活十分甜蜜。Puma對於收養不主動提也不否認,孩子「身世告知」,一開始就沒打算隱瞞。
Puma表示,大學時關注少年犯罪領域,想「更早接住他們(特殊家庭孩子)」,他與太太交往過程不斷溝通,也積極說服長輩,最終獲得正向支持。
沒血緣夠愛嗎?
一開始,親友擔憂沒血緣難愛孩子,也害怕原生家庭反悔。Puma認為,血緣並非最重要,只要好好建立關係,就像夫妻也可以很相愛;至於出養端,社工會謹慎確認生父母意志與預備,機構事前辦理準備課程、安排三方會面,消除猜忌、增加理解。
Puma女兒叫「麻糬」。孩子剛到家很沒安全感,經常大哭,太太必須維持同一姿勢抱7小時才能安撫她,Puma也努力上機構提供課程,充分做好收養功課;一路以來,夫婦倆耐心陪伴,1個月後,麻糬睡覺首露微笑(較為放鬆),當下Puma與太太感動到哭。
勵馨官網提到,儘管照顧初期孩子不適應、夫妻相處時間變少,但回頭看整個收養歷程,Puma與太太形容是順利、愉快的,這和收養前謹慎思考收養動機有關。無論是親生還是收養,教養都差不多,都是一步一步學習當家長。
Puma 家收養歷程
► 申請、繳交自傳、推薦信、財力證明等,通過審查後要上課。
► 親職準備教育:心理建設、親職、育兒問題。
► 評估:社工家訪,含心理評估、確定收養目的、夫妻關係等,此階段約15個月。
► 媒合配對:可勾選偏好,特殊條件、疾病接受度、父母背景等,可接受就看照片,漸進式接觸。
► 6個月共同生活期:孩子至收養方照顧,此階段三方會面、有權撤回出收養決定。
► 法院程序:向法院聲請裁定認可收養,入籍。
(註:實際流程,單位間可能有差異)
資深社工:時代的故事 收養的軌跡
勵馨基金會臺中分事務所督導林容告訴《大紀元時報》,這兩個故事碰巧呈現了時代背景。2012年《兒少權法》修正是收養服務的分水嶺,由故事1可知,早期收養多半靠自己摸索,雖然孩子可馬上帶回家,風險可能是尚未準備好。
現在收養流程制度化,透過媒合機構可協助收養端提早做更多評估與預備,但收養時間拉長,程序要走1年半~3年不等,期間得上課,包括「什麼是收養、收養義務與責任,會遇到什麼狀況以及身世告知、親職教養、夫妻關係」等。
林容分享,曾有不孕收養者直言「只缺個孩子,我的人生就美滿了」,但孩子是獨立個體,並不是來成就家裡所「缺」,而是家要重新融合新成員,人生並不會因為有孩子後,就夢想實現、一帆風順。
為了避免「現實跟期待的落差」,媒合過程社工會與收養方討論,因為「收養是一輩子的事」,孩子離開原生家庭已經令人不捨,出養過程被轉來轉去換地方,最後到收養家庭,內心很沒安全感,如果又被「遺棄」,要孩子如何接受?社工盡力教育收養父母,讓他們做好迎接孩子的準備。
不管怎樣 爸媽還是很愛你
林容說,依附關係建立的黃金期在2歲,但有時收養父母可能相遇2歲以上的孩子,或孩子因寄養階段轉換環境產生不安全感,都可能影響依附關係。只要願意多花心力,加倍與孩子共處、加倍互動時間,在穩定環境與關係下,都能彌補缺失的安全感。
林容提醒,孩子融入新家庭,收養爸媽要「抱著好奇心」,不去設限,而是探索與發現,如果預先帶有期待跟框架,親子關係會比較緊張;而家長要是真的做錯,必須跟孩子和好、道歉,讓小孩知道「不管怎樣,爸媽還是很愛你」。
有多少等家的孩子?
目前等待出養孩子為835個。根據「2022年兒童及少年收出養媒合服務概況」資料顯示:
收養準備課程,收養人正在上關係團體課程。(勵馨基金會臺中分事務所提供)
► 成功被收養數量,法院裁定認可215人出養,國內出養105人、國外出養110人。
► 出養童73%有特殊家庭背景,如家庭成員有毒癮、家族遺傳病、生父母犯罪服刑;類型多數是兒少保護個案、一般身分小孩,少數是在臺出生非本國籍兒少、棄嬰以及未成年懷孕等。
► 身心狀況:身障有11人,遲緩或疾病80人,其餘66人為一般或無法判斷。
► 原生家庭出養原因:支持系統不足(22%)、經濟狀況不佳(22%)、未婚生子(15%),其餘原因包括單親、家人無法接納、地方政府監護、意外懷孕子女過多、主要照顧者健康問題、受虐童、外遇所生、棄嬰等。
► 收養者年齡40~50歲占70%、50~55歲13%、30~40歲9%、55歲以上7%。收養原因(複選):喜歡孩子26.4%、生育困難23.7%、孩子作伴15%、其他12%、願意照顧有需要的孩子11%、傳宗接代4.4%、長輩要求4.2%、產生感情1.7%、繼承家產1.2%。◇
責任編輯:陳玟綺
新聞取自: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