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
:::
身世告知怎麼辦 英文版 網站導覽 臉書粉絲團 聯絡我們

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

  • 關於我們
    • 緣起
    • 服務宗旨
    • 組織架構
    • 服務項目
    • 交通資訊
    • 聯絡我們
  • 收養人
    • 何謂收養
    • 收養前的檢視
    • 收養流程
    • 近親收養議題
    • 繼親收養議題
    • 單身收養議題
    • 收養故事
  • 出養人
    • 何謂出養
    • 出養前的檢視
    • 如何為孩子作準備
    • 認識出養人
    • 出養故事
  • 被收養人
    • 何謂收出養
    • 什麼是尋親
    • 認識被收養人
  • 身世告知
    • 孩子想知道身世的原因
    • 如何開始這個話題?
    • 告知時的注意事項
    • 不同年紀要注意什麼呢?
    • 告知身世後會發生什麼事
    • 如何和孩子以外的人談收養
    • 繼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近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身世告知怎麼辦 資源清單
  • 尋親
    • 尋親準備
    • 尋親服務流程
    • 尋親申請
    • 尋親佈告欄
    • 尋親故事
  • 最新消息
  • 收出養百寶箱
    • 合法收出養機構
    • 收養親職課程
    • 國外收養資訊
    • 相關法令
    • 收養相關統計
    • 中心出版品
    • 收出養書籍/影音/剪報
    • 影音專區
    • 常用表單下載
    • 相關連結
  • English 網站導覽 臉書粉絲團 連絡我們
    身世告知怎麼辦
  • 關於我們
    • 緣起
    • 服務宗旨
    • 組織架構
    • 服務項目
    • 交通資訊
    • 聯絡我們
  • 收養人
    • 何謂收養
    • 收養前的檢視
    • 收養流程
    • 近親收養議題
    • 繼親收養議題
    • 單身收養議題
    • 收養故事
  • 出養人
    • 何謂出養
    • 出養前的檢視
    • 如何為孩子作準備
    • 認識出養人
    • 出養故事
  • 被收養人
    • 何謂收出養
    • 什麼是尋親
    • 認識被收養人
  • 身世告知
    • 孩子想知道身世的原因
    • 如何開始這個話題?
    • 告知時的注意事項
    • 不同年紀要注意什麼呢?
    • 告知身世後會發生什麼事
    • 如何和孩子以外的人談收養
    • 繼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近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身世告知怎麼辦 資源清單
  • 尋親
    • 尋親準備
    • 尋親服務流程
    • 尋親申請
    • 尋親佈告欄
    • 尋親故事
  • 最新消息
  • 收出養百寶箱
    • 合法收出養機構
    • 收養親職課程
    • 國外收養資訊
    • 相關法令
    • 收養相關統計
    • 中心出版品
    • 收出養書籍/影音/剪報
    • 影音專區
    • 常用表單下載
    • 相關連結
收出養百寶箱
::: 首頁 > 收出養百寶箱 > 收出養書籍/影音/剪報 > 每一天的教養,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德國婆婆教我的教養智慧
每一天的教養,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德國婆婆教我的教養智慧
推薦書籍 2017-05-25

每一天的教養,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德國婆婆教我的教養智慧

孩子不會在18歲那天, 突然一夕成熟長大, 因此,在每一天的教養過程中, 父母就將獨立的因子,深植孩子心中……
類別:婚姻與家庭 作者:凱若媽咪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7-05-25 ISBN:9789864792245
  有天孩子獨立生活之後......
  我與德國婆婆相處的幾年裡,最讓我佩服的是,她做到了每個母親的夢想:
  三個孩子都視母親為自己最好的朋友,也對母親充滿尊敬與深刻的愛。
  儘管臺德教育文化不同,親子互動原則都是相似的。所有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愛、陪伴與指引;最重要的教養場域,永遠在家庭之中。
  每當我遇上親子難題,婆婆給建議時,總是強調:有天孩子獨立生活之後……。
  我也開始用「為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的思維,來教養孩子。
  以此為目標,我發現,所有惱人又模糊的教養問題,突然變得清晰無比。
  ──Carol凱若媽咪
 
  孩子不會在18歲那天, 突然一夕成熟長大,
  因此,在每一天的教養過程中,
  父母就將獨立的因子,深植孩子心中……
 
  ‧孩子依賴網路,父母根本管不到?
  關心孩子如何使用,怎麼想的,
  而不是使用什麼,怎麼看到的。
 
  ‧孩子上課興趣缺缺,不熱中學習?
  先問好不好玩,不問學這些有什麼用。
  先問孩子想不想試,不問做不做得到。
 
  ‧作業常出錯、要人盯?
  有錯沒關係。孩子懂了沒,比標準答案重要。
 
  ‧孩子玩到累壞了,東西也不收!
  能玩,就能工作。不只享受,還要善後。
 
  ‧孩子有話,卻不願對父母說?
  家人就是意見不同,依舊相挺。
  傾聽與討論,營造有話直說的安心環境。
 
  ‧其他小朋友都可以,為什麼我不行?
  「你不是其他小朋友」,
  不用跟別人比較,
  父母也不拿孩子跟別人比較。
 
 
(以上圖片及介紹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相關連結:博客來網路書店
回列表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

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

地址:10066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1號5樓之1

電話:(02) 8979-5430 傳真:(02) 2321-2798

信箱:adoption@adoptinfo.org.tw

主辦單位: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協辦單位: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 2019 Child and Juvenile Adoption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