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
:::
身世告知怎麼辦 英文版 網站導覽 臉書粉絲團 聯絡我們

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

  • 關於我們
    • 緣起
    • 服務宗旨
    • 組織架構
    • 服務項目
    • 交通資訊
    • 常見問題
    • 聯絡我們
  • 收養人
    • 何謂收養及收養資格
    • 收養前的檢視
    • 收養流程
    • 近親收養議題
    • 繼親收養議題
    • 單身收養議題
    • 收養故事
  • 出養人
    • 何謂出養
    • 出養前的檢視
    • 如何為孩子做準備
    • 認識出養人
    • 出養故事
  • 被收養人
    • 何謂收出養
    • 什麼是尋親
    • 認識被收養人
  • 身世告知
    • 孩子想知道身世的原因
    • 如何開始這個話題?
    • 告知時的注意事項
    • 不同年紀要注意什麼呢?
    • 告知身世後會發生什麼事
    • 如何和孩子以外的人談收養
    • 繼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近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身世告知怎麼辦 資源清單
  • 尋親
    • 尋親準備
    • 尋親服務流程
    • 尋親申請
    • 尋親重聚預備
    • 尋親佈告欄
    • 尋親故事
  • 最新消息
  • 收出養百寶箱
    • 合法收出養機構
    • 收養親職課程
    • 國外收養資訊
    • 相關法令
    • 收養相關統計
    • 中心出版品
    • 收出養書籍/影音/剪報
    • 影音專區
    • 常用表單下載
    • 相關連結
  • English 網站導覽 臉書粉絲團 連絡我們
    身世告知怎麼辦
  • 關於我們
    • 緣起
    • 服務宗旨
    • 組織架構
    • 服務項目
    • 交通資訊
    • 常見問題
    • 聯絡我們
  • 收養人
    • 何謂收養及收養資格
    • 收養前的檢視
    • 收養流程
    • 近親收養議題
    • 繼親收養議題
    • 單身收養議題
    • 收養故事
  • 出養人
    • 何謂出養
    • 出養前的檢視
    • 如何為孩子做準備
    • 認識出養人
    • 出養故事
  • 被收養人
    • 何謂收出養
    • 什麼是尋親
    • 認識被收養人
  • 身世告知
    • 孩子想知道身世的原因
    • 如何開始這個話題?
    • 告知時的注意事項
    • 不同年紀要注意什麼呢?
    • 告知身世後會發生什麼事
    • 如何和孩子以外的人談收養
    • 繼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近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身世告知怎麼辦 資源清單
  • 尋親
    • 尋親準備
    • 尋親服務流程
    • 尋親申請
    • 尋親重聚預備
    • 尋親佈告欄
    • 尋親故事
  • 最新消息
  • 收出養百寶箱
    • 合法收出養機構
    • 收養親職課程
    • 國外收養資訊
    • 相關法令
    • 收養相關統計
    • 中心出版品
    • 收出養書籍/影音/剪報
    • 影音專區
    • 常用表單下載
    • 相關連結
收出養百寶箱
::: 首頁 > 收出養百寶箱 > 收出養書籍/影音/剪報 > 從姑姑變成媽媽 女教授收養重度心智障礙姪女不悔
從姑姑變成媽媽 女教授收養重度心智障礙姪女不悔
新聞剪報 2022-05-10

從姑姑變成媽媽 女教授收養重度心智障礙姪女不悔

今天是母親節,家中有身心障礙或特殊情況的孩子,媽媽的辛苦更是難以言喻,甚至有本來僅是姑姑身分,為了讓無依靠的姪女得到更好照顧而辦理收養,還陪伴遠渡重洋到國外治療,再再顯示母親角色的偉大,第一社福基金會呼籲社會大眾關心身心障礙服務,幫助家庭減輕負擔。
新聞類別:收養與出養 新聞出處:自由時報

2022/05/08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

 

今天是母親節,家中有身心障礙或特殊情況的孩子,媽媽的辛苦更是難以言喻,甚至有本來僅是姑姑身分,為了讓無依靠的姪女得到更好照顧而辦理收養,還陪伴遠渡重洋到國外治療,再再顯示母親角色的偉大,第一社福基金會呼籲社會大眾關心身心障礙服務,幫助家庭減輕負擔。

 

在第一社福永愛發展中心已13年的小麗現年45歲,從小為腦性麻痺併肢體障礙,為極重度的身心障礙者,小麗年幼時,因父母離異,後來祖父母相繼去世,由3位姑姑們一起偕同照顧。後來大姑姑為帶小麗前往美國求醫,決定收養小麗,最終經過判決正式成為小麗名義上的母親。

 

已經76歲的大姑姑是退休教授,和小麗一同住在校舍中,小麗平日在發展中心接受照顧,大姑姑每逢週末則會驅車從新竹北上,帶小麗返鄉享受假日休閒生活。每到週末返家時光,大姑會向中心借輪椅,即便輪椅相當沉重,但姑姑仍用盡力氣,為的就是讓小麗可以度過美好的假期。

 

而3歲半的小仁和小義是在台灣出生的越南寶寶,由領有台灣身分證的媽媽獨力扶養,因發展遲緩轉介至第一社福新北早資中心社區方案,包括進行學前啟蒙教學與育兒指導,並持續到宅提供早療服務約1年,也提供媽媽在家自行訓練的方法。

 

2個寶寶從不會走路、無法坐穩,且幾乎不太能發出聲音,透過穩定的就學、密集的療育而開始進步,歷時2年半,現在已可配合老師指令,在家幫忙媽媽做簡單的家務,說話也越來越流暢。後續經由學校、醫院和第一社福3方同步給予媽媽專業支援、物資協助,緩解單親媽媽沉重壓力。

 

基金會表示,依據衛福部統計處資料,去年底45歲以上心智障礙者已達到2.7萬人,佔全國心智障礙總人口的比例約23%,隨著心智障礙者邁向高齡,持續推動「雙老化家庭照顧計畫」,協助心智障礙成人的照顧服務,減輕家庭長照的負擔與壓力。此外,也提供0至6歲的早期療育,透過尋求合適資源,獲得良好的協助與照顧。

 

新聞出處:自由時報

回列表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

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

地址:10066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1號5樓之1

電話:(02) 8979-5430 傳真:(02) 2321-2798

信箱:adoption@adoptinfo.org.tw

主辦單位: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 2019 Child and Juvenile Adoption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