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養教會我愛的真諦」——專訪兒福聯盟執行長白麗芳
2021/11/29
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孩子,都值得被愛;但卻不是每個孩子都如此幸運,能享有健全的環境安心長大、好好享受愛與被愛的權利。1991年成立的兒福聯盟,30年來從事收出養服務至今,已為將近1,000名孩童找到一個永遠的家。然而,根據兒福聯盟統計,2020年共有57個孩子被收養,但仍有59個未成年兒少持續等待收養。或許有意生養小孩的大人們,可以考慮透過「收養」的方式踏上愛與承諾的生命之旅,也圓滿孩子對於家的渴望。
我想要有小孩,為什麼「收養」是選項?
根據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9年的統計,收養孩子的前三大主因,分別為:生育困難、喜歡孩子、願意照顧有需要的孩子。大多數人認為養育小孩,能讓生命更完整,讓家庭更圓滿。然而,儘管社會風氣逐漸改善,華人社會仍有「血濃於水」的迷思,認為收養的小孩不比親生的親。
「想要生養自己的小孩,傳承自己的基因,或許是人類無可厚非的天性,尤其華人社會對於傳宗接代的『血緣關係』會更加執著。除了看重血緣連結之外,面對收養議題,大多父母主要是擔心其原生基因可能帶來的隱憂,像是重大遺傳性疾病的風險等。」兒福聯盟執行長白麗芳說明。
白麗芳執行長強調,「收養」並不是一個不得已的選擇。傳統觀念認為,結婚就是要生子,如果不孕再來考慮收養;但如果認真去思考養育小孩的動機,真切的渴望去愛一個孩子、感受生命的喜悅的話,那麼「收養」純粹也是一個擁有小孩的選項,提供真心想要當父母的人另一條途徑。
收養的意義,應是尋求孩子的最佳利益
「收養是在為小孩找家,不是在為家庭找小孩。」
有意收養孩子的父母,從遞出收養申請表的那一刻,到真正將孩子帶回家共享天倫樂的日子,中間可能會耗時1~2年。白麗芳執行長坦言:「這段比懷孕還漫長的準備期,中間包含各式各樣的討論、審查、親職課程等,有的人會覺得收養程序等太久或很麻煩,或是在審核過程中有被評價的感覺,所以會中途卻步。但其實這些過程都是必要的收養準備,為的是去理解收養父母與被收養孩子,幫助雙方適應。」
根據兒福聯盟在2021年目前為止的統計,登錄家庭數為141,完成確定的家庭數為40,從遞出申請表到最後收養成功的比例,大概不到一半;而過程中流失的原因可能包括:懷孕了、不想收養了、經過兒福聯盟社工說明認為自己不適合而放棄、想要再嘗試人工受孕,或是莫名不聯絡等。
「其實,登錄的家庭在申請過程中逐漸流失是正常現象。」白麗芳執行長說,這樣的一段準備期,其實都是為了確保收養人是真的下定決心要收養小孩。
雖然被出養的孩子在未找到收養人之前,還是可以在相關機構平安成長,不過白麗芳執行長認為,好好的在一個家庭裡長大,還是兒童非常重要的基本人權。
「機構裡是集體生活,家庭則能提供更聚焦的關愛,這在心理健康方面,會對孩子產生很明顯的差別。」
畢竟,育幼院的孩子在18歲成年後就必須離開、想辦法自食其力,但是被收養的孩子則有一個家庭作為後盾,隨時可以詢問或依靠。因此,這也是為什麼兒福聯盟堅持給予孩子家庭式的照顧,在未找到收養人之前,盡可能先找寄養家庭代為養育,同時尋覓國內外的收養人,而機構式照顧則是最後選項。
「當父母的必須要有『承受挑戰和風險』的覺悟。」其實,收養小孩與懷孕生下的小孩一樣,不見得在所有的方面都能符合父母的預想,終究還是因為一份無條件的愛,而得以克服難關、養育孩子長大。「其實收養的意義,也正是為人父母的真諦。」生養小孩不該是為了傳宗接代、跟爸媽交代,而是願意去尋求孩子的最佳利益,真切地關愛一個生命的成長。
以愛為始,社會應支持更多後天父母與孩子相遇
「被出養的孩子,終其一生的核心議題,就是『被遺棄』。」白麗芳執行長說,孩子的原生家庭往往有著複雜的背景因素,包括經濟匱乏、無能力養育、父母可能未成年或是必須長久服刑期等,會選擇出養都是萬不得已,也是為了孩子的幸福著想。儘管明白原生家庭的苦衷,但孩子往往還是有被拋棄的創傷,較無安全感,也會對「愛」產生懷疑。
白麗芳執行長舉例,即便是已經到收養家庭的孩子,初期看到兒福聯盟社工來家訪時,常常會顯得很緊張,甚至會問「我什麼時候要被帶走?」為了不再讓自己受傷,被出養的孩子寧可選擇懷疑,或是對建立親密連結持保留態度。因此,有的孩子會對收養父母做出許多挑戰行為,以測試「爸媽是否真的愛我」。「孩子敞開心房接受後天父母需要時間,同時收養人又希望可以盡快與孩子拉近距離,因此中間的磨合期是一個挑戰,但也是雙方學習愛與被愛的珍貴過程。」白麗芳執行長說。
一旦愛穿越了血緣的屏障、距離的考驗,收養父母與孩子便能共享豐富的生命。一如近年有一對收養父母前來拜訪白麗芳執行長,原來是20年前他們收養的小女孩,如今已亭亭玉立,並準備步入禮堂迎接下一段幸福人生。
2019年5月同婚專法通過,卻仍未開放讓同性配偶共同收養小孩,對於同志收養議題,白麗芳執行長則說:「只要願意為孩子準備好的人,就是最好的父母。」站在兒福聯盟的立場,盡可能為孩子找到爸媽是最重要的事,無論是異性戀、同性戀、雙親、單親⋯⋯只要做好為人父母的準備,並沒有非得什麼樣的族群或性別認同才是標準答案。「終究還是回到收養的核心精神,即『跨越血緣的愛』。」
此外,對於台灣現況下的收出養議題,白麗芳執行長認為亦有許多進步空間,尤其是期待政府可以多多給予支持。「在國際間,收養是轉換孩子親權很慎重的過程。許多國家會由政府提供完整的服務配套,例如為收養父母與小孩提供諮商服務,又或是給予收養家庭補助津貼或減稅,在在顯示政府鼓勵收養的態度。」反觀台灣,政府核發許可證給收出養媒合機構後,幾乎後續的所有繁雜工作都仰賴機構一手包辦;就算有相關補助,對於機構而言也只是杯水車薪。「希望政府能在收出養議題上多著力一些。」白麗芳執行長說。
總之,孩子是父母愛的延伸,被領養的孩子雖然不是媽媽肚子裡親生的,卻是從心裡長出來的,這些「心生兒」因為與後天父母的相遇,得以在充滿愛的家庭裡重獲新生。兒福聯盟呼籲社會大眾看見,收養是以愛為始、以家為路的一段旅程,支持孩子成為父母的「心生兒」,不只需要收養人的努力,也需要社會大眾的支持。
新聞出處:關鍵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