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
:::
身世告知怎麼辦 英文版 網站導覽 臉書粉絲團 聯絡我們

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

  • 關於我們
    • 緣起
    • 服務宗旨
    • 組織架構
    • 服務項目
    • 交通資訊
    • 常見問題
    • 聯絡我們
  • 收養人
    • 何謂收養及收養資格
    • 收養前的檢視
    • 收養流程
    • 近親收養議題
    • 繼親收養議題
    • 單身收養議題
    • 收養故事
  • 出養人
    • 何謂出養
    • 出養前的檢視
    • 如何為孩子做準備
    • 認識出養人
    • 出養故事
  • 被收養人
    • 何謂收出養
    • 什麼是尋親
    • 認識被收養人
  • 身世告知
    • 孩子想知道身世的原因
    • 如何開始這個話題?
    • 告知時的注意事項
    • 不同年紀要注意什麼呢?
    • 告知身世後會發生什麼事
    • 如何和孩子以外的人談收養
    • 繼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近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身世告知怎麼辦 資源清單
  • 尋親
    • 尋親準備
    • 尋親服務流程
    • 尋親申請
    • 尋親重聚預備
    • 尋親佈告欄
    • 尋親故事
  • 最新消息
  • 收出養百寶箱
    • 合法收出養機構
    • 收養親職課程
    • 國外收養資訊
    • 相關法令
    • 收養相關統計
    • 中心出版品
    • 收出養書籍/影音/剪報
    • 影音專區
    • 常用表單下載
    • 相關連結
  • English 網站導覽 臉書粉絲團 連絡我們
    身世告知怎麼辦
  • 關於我們
    • 緣起
    • 服務宗旨
    • 組織架構
    • 服務項目
    • 交通資訊
    • 常見問題
    • 聯絡我們
  • 收養人
    • 何謂收養及收養資格
    • 收養前的檢視
    • 收養流程
    • 近親收養議題
    • 繼親收養議題
    • 單身收養議題
    • 收養故事
  • 出養人
    • 何謂出養
    • 出養前的檢視
    • 如何為孩子做準備
    • 認識出養人
    • 出養故事
  • 被收養人
    • 何謂收出養
    • 什麼是尋親
    • 認識被收養人
  • 身世告知
    • 孩子想知道身世的原因
    • 如何開始這個話題?
    • 告知時的注意事項
    • 不同年紀要注意什麼呢?
    • 告知身世後會發生什麼事
    • 如何和孩子以外的人談收養
    • 繼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近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身世告知怎麼辦 資源清單
  • 尋親
    • 尋親準備
    • 尋親服務流程
    • 尋親申請
    • 尋親重聚預備
    • 尋親佈告欄
    • 尋親故事
  • 最新消息
  • 收出養百寶箱
    • 合法收出養機構
    • 收養親職課程
    • 國外收養資訊
    • 相關法令
    • 收養相關統計
    • 中心出版品
    • 收出養書籍/影音/剪報
    • 影音專區
    • 常用表單下載
    • 相關連結
收出養百寶箱
::: 首頁 > 收出養百寶箱 > 收出養書籍/影音/剪報 >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
推薦書籍 2019-12-27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

想要對孩子表達關心之意,一開口孩子就發脾氣;想迅速解決孩子的爭端,但自身情緒卻讓孩子像爆米花炸開…… 為什麼孩子分秒都在挑戰父母極限?
類別:婚姻與家庭 作者:李儀婷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9-12-27 ISBN:9789864798650

薩提爾親子對話專家李儀婷,從實戰經驗淬鍊超強親子對話練習,
30 種失控情境 x 3個對話工具 x 3道安全卡榫 x 3不1要,
超擬真實作練習,讓你三言兩語,扭轉親子、手足間的情緒困境。

想要對孩子表達關心之意,一開口孩子就發脾氣;
想迅速解決孩子的爭端,但自身情緒卻讓孩子像爆米花炸開……
為什麼孩子分秒都在挑戰父母極限?

核對彼此觀點、聚焦問題核心,和孩子好好說話。

➢先讓問題跑一會兒
與戰火保持距離,先平穩內在,別讓情緒影響你應對的姿態
孩子情緒仍沸騰時,只需陪伴,不必急於進場對話
尋找對話破口,貼近孩子的心,才能展開有效對話
 
➢以薩提爾模式展開對話
寧靜而專注的傾聽,讓孩子有被注意、被尊重,甚至被接納的感覺
以好奇探索衝突,核對孩子真正的意思,讓問題聚焦
結束對話時,誠摯欣賞孩子的努力,把負向行為轉為正向價值
 
➢拋棄對話慣性
不要以高壓語言介入戰火
不要以上對下、過來人的姿態對話
不要以自己的價值判斷回應,忽略孩子的深層需求

➢應對的姿態
良好的溝通,始於父母平穩的內在
直拳教養,讓孩子變成情緒怪獸;蹲下來,看看孩子目光裡隱藏的故事
情緒升起時,不急著應對,柔軟的語言,能帶來深層的反省與覺察
你可以有期待,但允許期待落空,並學著接納失落
在日常裡埋下愛的訊息,讓自己成為孩子最溫柔的牽絆

 
 
 (以上圖片及介紹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相關連結:博客來網路書店
回列表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

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

地址:10066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1號5樓之1

電話:(02) 8979-5430 傳真:(02) 2321-2798

信箱:adoption@adoptinfo.org.tw

主辦單位: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 2019 Child and Juvenile Adoption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