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
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
:::
身世告知怎麼辦 英文版 網站導覽 臉書粉絲團 聯絡我們

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

  • 關於我們
    • 緣起
    • 服務宗旨
    • 組織架構
    • 服務項目
    • 交通資訊
    • 常見問題
    • 聯絡我們
  • 收養人
    • 何謂收養及收養資格
    • 收養前的檢視
    • 收養流程
    • 近親收養議題
    • 繼親收養議題
    • 單身收養議題
    • 收養故事
  • 出養人
    • 何謂出養
    • 出養前的檢視
    • 如何為孩子做準備
    • 認識出養人
    • 出養故事
  • 被收養人
    • 何謂收出養
    • 什麼是尋親
    • 認識被收養人
  • 身世告知
    • 孩子想知道身世的原因
    • 如何開始這個話題?
    • 告知時的注意事項
    • 不同年紀要注意什麼呢?
    • 告知身世後會發生什麼事
    • 如何和孩子以外的人談收養
    • 繼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近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身世告知怎麼辦 資源清單
  • 尋親
    • 尋親準備
    • 尋親服務流程
    • 尋親申請
    • 尋親重聚預備
    • 尋親佈告欄
    • 尋親故事
  • 最新消息
  • 收出養百寶箱
    • 合法收出養機構
    • 收養親職課程
    • 國外收養資訊
    • 相關法令
    • 收養相關統計
    • 中心出版品
    • 收出養書籍/影音/剪報
    • 影音專區
    • 常用表單下載
    • 相關連結
  • English 網站導覽 臉書粉絲團 連絡我們
    身世告知怎麼辦
  • 關於我們
    • 緣起
    • 服務宗旨
    • 組織架構
    • 服務項目
    • 交通資訊
    • 常見問題
    • 聯絡我們
  • 收養人
    • 何謂收養及收養資格
    • 收養前的檢視
    • 收養流程
    • 近親收養議題
    • 繼親收養議題
    • 單身收養議題
    • 收養故事
  • 出養人
    • 何謂出養
    • 出養前的檢視
    • 如何為孩子做準備
    • 認識出養人
    • 出養故事
  • 被收養人
    • 何謂收出養
    • 什麼是尋親
    • 認識被收養人
  • 身世告知
    • 孩子想知道身世的原因
    • 如何開始這個話題?
    • 告知時的注意事項
    • 不同年紀要注意什麼呢?
    • 告知身世後會發生什麼事
    • 如何和孩子以外的人談收養
    • 繼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近親收養身世告知建議
    • 身世告知怎麼辦 資源清單
  • 尋親
    • 尋親準備
    • 尋親服務流程
    • 尋親申請
    • 尋親重聚預備
    • 尋親佈告欄
    • 尋親故事
  • 最新消息
  • 收出養百寶箱
    • 合法收出養機構
    • 收養親職課程
    • 國外收養資訊
    • 相關法令
    • 收養相關統計
    • 中心出版品
    • 收出養書籍/影音/剪報
    • 影音專區
    • 常用表單下載
    • 相關連結
收出養百寶箱
::: 首頁 > 收出養百寶箱 > 收出養書籍/影音/剪報 > 【專訪】無麻醉取卵痛到哭 汪用和領養兩千金花2年 
【專訪】無麻醉取卵痛到哭 汪用和領養兩千金花2年 
新聞剪報 2020-02-19

【專訪】無麻醉取卵痛到哭 汪用和領養兩千金花2年 

52歲前主播汪用和及前立委周守訓結婚18年,求子心切的她花12年做8次試管嬰兒和2次人工受孕,可惜都失敗,近來她出新書《求孕,是一個人的戰場》並接受《蘋果新聞網》專訪談心路歷程,堅強的她透露求子期間從沒掉過淚,唯有一次是無麻醉打取卵針痛到哭,最後她被醫生宣判做人成功機率太低,和老公才決定改用領養一圓父母夢。遺憾的是,4歲大女兒有1千度以上的高度近視,3歲小女兒則因胸部骨頭略有凹陷,未來恐怕影響心肺功能,但汪用和已經很感激2個女兒的到來,「我覺得這兩個孩子很棒,也要感謝我們的父母把我們生得這麼健康,這是多麼幸運的事!」
新聞類別:收養與出養 新聞出處:蘋果新聞網

【蔡維歆╱台北報導】

 

52歲前主播汪用和及前立委周守訓結婚18年,求子心切的她花12年做8次試管嬰兒和2次人工受孕,可惜都失敗,近來她出新書《求孕,是一個人的戰場》並接受《蘋果新聞網》專訪談心路歷程,堅強的她透露求子期間從沒掉過淚,唯有一次是無麻醉打取卵針痛到哭,最後她被醫生宣判做人成功機率太低,和老公才決定改用領養一圓父母夢。遺憾的是,4歲大女兒有1千度以上的高度近視,3歲小女兒則因胸部骨頭略有凹陷,未來恐怕影響心肺功能,但汪用和已經很感激2個女兒的到來,「我覺得這兩個孩子很棒,也要感謝我們的父母把我們生得這麼健康,這是多麼幸運的事!」

 

汪用和婚後2年開始做人,不料她去找醫生諮詢,才赫然發現自己雖然每月都有生理期卻無法排卵,「我每次來的時候都很痛,加上我媽在我國中就過世,沒人教我健康教育知識,課本也從來沒寫女生會有無排卵月經,所以醫生跟我講,我真的覺得晴天霹靂。」無法排卵的她在醫生建議下做試管嬰兒和人工受孕,其中有3次是無麻醉情況下打取卵針,過程痛到她忍不住掉淚,汪用和憶及:「我在做人過程中都不太哭,因為我個性憨憨的,不會想很遠,但那次我真的哭了,覺得已經做那麼多次,好累又這麼痛。」全程緊握她手的老公也於心不忍,等療程結束後直接跟她說不要做了,但她心裡總是還抱一絲希望,「如果醫生都沒放棄,我怎麼可以放棄我自己?」

 

她也曾花300萬元到美國做代理孕母,但因費用昂貴,加上她和老公考量萬一將來有混血寶寶,小孩長大上學後會招到異樣眼光,所以只試一次就放棄,直到最後醫生正式宣判她做人成功機率太低,「醫生就是很委婉地告訴我,他問我還要那麼辛苦嗎?」她才正式放棄做人。慶幸的是,雖然她多次做人失敗,但身體至今沒有後遺症,「有些人做了會變胖或覺得噁心甚至臃腫,但我沒感覺,也可能是我身體對藥物吸收力很差,既然不吸收,又怎會有副作用?」

 

她和老公開始申請領養後,過程也並非想像中簡單,因為光是手續和等待過程就花了2年,原來領養機構有名額限制,每年會舉辦2次出養計畫,若申請的父母第一次沒報名成功,之後就得再等上半年,申請期間她除了要上課,社工也會安排人員到家裡參訪,還好領養費用在夫妻倆可以負擔的範圍內,大約花10萬多元。在汪用和印象中,領養機構也只能給2次機會讓父母選小孩照片,當時她和老公一開始就講好領養女生,覺得女兒比兒子貼心,2個女兒也可以輪流穿衣衣服。如今大女兒快4歲,小女兒快3歲,有女外事足的她每天看著女兒開心或吵架,心裡都覺得滿足。

 

只是2個女兒的健康狀況讓她很憂心,其中大女兒已經戴眼鏡矯正高度近視,汪用和眼眶泛淚說:「有次發現她看東西會拿很近,檢查才診斷出她有重度近視,我當下聽醫生講完馬上就掉眼淚,像我先生有近視,他一直覺戴眼鏡很困擾,很心疼女兒這麼小就要承受這種事,但她如果不戴眼鏡,看到的世界會是一片糊的。」小女兒則是因為胸部骨頭略有凹陷,恐怕會影響心肺功能,但因為年紀還太小無法動手術,目前只能觀察,汪用和由衷期盼2個女兒只要平安健康長大就好,也建議想生小孩的女性朋友們一定要趁早打算,如果暫時不想生,可考慮先去凍卵,「當你有一天改變主意,你就不怕沒有好的卵子可以用了。」

 

 

新聞出處:蘋果新聞網

回列表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Facebook 另開新視窗分享到Line
:::

兒童及少年收養資訊中心

地址:10066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1號5樓之1

電話:(02) 8979-5430 傳真:(02) 2321-2798

信箱:adoption@adoptinfo.org.tw

主辦單位: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 2019 Child and Juvenile Adoption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