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剪報
2020-03-31
光華村熱心人 助受虐兒走出陰影
中度身心障礙養母常三更半夜施暴 地方人士發動援助計畫
新聞類別:尋親
新聞出處:更生日報
【記者田德財/報導】
六年前,吉安鄉光華村經常三更半夜傳出小女孩的淒慘哭叫聲並吶喊:「媽媽!不要打了!媽媽!不要打了!」附近鄰居聞訊,只有搖頭,都不敢介入別人家教養孩子的「家內事」。
舊傷未褪 新傷不斷增加
這名小女孩,第二天上學,光華國小老師目睹她身上、臉上被打的傷痕,問她原由,小女孩也直說:「媽媽打的」;但舊傷未褪,新傷又在身上、臉上,日復一日增加。 學校方面,通報花蓮縣政府社會處,社工人員趕來調查,發現打孩子的媽媽是小女孩的養母,養父是貨車司機一出差就好多天才回來,小女孩的生父母是台東人,也因為複雜的家庭關係,自小送給別人當養女,最初由養父的媽媽照顧隔代教養,數年後,祖母往生後,才由養父母帶回身邊。社工人員查明,養父出門不在家,中度身心障礙的養母,也沒有做飯煮三餐,養父在出門前,買了一大堆的麵包放在冰箱,乾硬麵包吃完了就沒了,有一次小女孩餓得發慌,偷了店家麵包充飢被逮到,店家報警,被依違反少年事件處理法送花蓮地方法院少年法庭處理。 社工人員,想辦法要為這小小女孩安置或寄養家庭,但若干條件不符合,因為小孩的養母屬於中度身心障礙, 養父有正當職業也很疼小孩,光華國小校長劉小華、光華村長葉光南得知後,與地方熱心人士發動援助計畫。
李姓夫妻接回家中
視如己出 當時一對已有三名幼小兒女的李姓夫妻,得知國小這名受虐兒,在無法安置、寄養情況下,接受吉安鄉光華國小校長劉小華、光華村長葉光南的請託,接回家中視如己出照顧。李太太林家菱說,她自已是單親家庭長大,體會家庭生活溫暖的重要。之後,村長、校長、李姓夫妻商得養父及各方當事人同意,在國中時,讓小女孩住校,避開受虐的家庭環境,而住校的生活、學雜費用由地方人士熱心捐助,包括珠美服飾店李昇昌夫妻捐助十萬元及學校老師村民,之後近年來,除了善心人士少數濟助,大部分花費都由李姓夫妻負擔扶養、照顧、教育費用。
這名受虐兒今年已上高二,但未來總有一天還是要回到她養父母家庭,李姓夫妻說,他們倆人願意繼續當她是自己的親生女兒,負擔未來的大學教育、生活等所有費用,直到她不想住在我們家為止。
彼此間的關係比親情更濃密
這對夫妻有如這名受虐兒的親生父母,但這孩子並沒有稱呼他們「爸爸」或「媽媽」,只是稱呼「叔叔」、「阿姨」,這對夫妻說,怎麼稱呼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間的關係比親情更濃密。李姓夫妻三年前生育了嬰兒,受虐兒在諸多的愛心與溫情滋潤中,再不是當年的受虐兒,很懂事陪伴著嬰兒一起成長,常背著、抱著嬰兒走動,對李姓夫妻情同父母,她對嬰兒也情同姐妹。 小女孩如今已走出了陰影,光華國小校長劉小華說,她常回光華國小當義工參加學校活動,從雙眼中,可以看出她對幫助過她的學校老師、社會善心人士、村長葉光南及熱心村民等人感恩的眼神。
新聞出處:更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