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屆收養月」與你分享4部收出養紀錄片~
每年的11月是眾所期待的收養月,北中南收養資源中心都會有相關的活動讓民眾了解收出養的觀念及相關規定,台中場與高雄場的活動資訊已經分享在中心網站上,可以直接點選連結查看~
台北市資源中心今年則是準備了4部收出養的紀錄片,邀請了被收養人們親身闡述進入到收養家庭的生命故事,其中一位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洪慈庸,他們的故事都很精采感人,走過、路過、千萬不能錯過!
(以下文字摘自臺北市收出養資源中心)
❤第10屆收養月❤
多一分瞭解,就是給出養孩子和收養家庭多一分的支持,
第十屆收養月將透過4部關於收出養的紀錄影片,喚起社會大眾對收出養議題的正確「瞭解」,
給予收養家庭更多正向支持的力量,支持多元家庭、建立友善收養的氛圍,給被收養的孩子一個更健康的成長環境。
愛的決定者與被決定者
在收出養程序裡,孩子往往覺得自己是”被決定”者。
因此兒盟七年前舉辦第三屆收養月活動,由被收養孩子站出來,在法院上大聲宣告與決定是否願意繼續和收養父母成為一家人。
今年是第十屆收養月,當年的收養家庭,是否因為孩子的決定而有不同的生活呢?
台灣囝仔的新爸媽
每年有160多個台灣囝仔,飄洋過海飛了幾千公里,才在地球的另一端找到他們的新爸媽。
荷蘭、瑞典、美國、德國、加拿大和義大利……他們現在過得好不好呢?
我是爸媽”心”生的女兒
我是爸媽”心”生的女兒 還記得十年前《嗨!寶貝》紀錄片裡的四歲小女孩-蕭荷嗎?
十年後的現在,蕭荷對於自己的身份有什麼想法呢?來聽聽她的故事吧。
不同的身分,一樣的愛
洪慈庸-出生23天就被收養成為洪家人。劉世芳-12年前收養當年5歲的原住民小男孩。
兩個人雖然是不同身份,卻都因為愛,和無血緣關係的人成為一個家庭。
★相關影片資訊及連結請到台北市收養資源中心的官網與粉絲專業觀看唷~
台北市收養資源中心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adopt
台北市收養資源中心官網:https://www.tcadopt.org.tw/